“小土豆,大课堂”
发布时间:2025/4/30 15:56:29 作者:谈小华 浏览量:205次
“小土豆,大课堂” ——乡村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探索(二)
2025年4月30日下午,常州市金坛区后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室开展了《乡村小学劳动教育项目化实施的实践研究》课题组第十二次活动。本次活动以“土豆管理”为主题,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,探索乡村小学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路径。活动由课题组组长张文华老师主持,课题组全体成员及后阳村委相关人员参与。
理论先行,探索浇水奥秘
课堂伊始,老师借助图文并茂的PPT,详细讲解土豆生长的三个关键时期——幼苗期、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。针对每个时期,老师着重阐述需水特点:幼苗期需水量少,适度控水利于根系深扎;块茎形成期是需水关键期,土壤水分保持在70% - 80%为宜;膨大期则需要充足且均匀的水分,土壤湿度维持在75% - 80% 。同时,老师给出浇水原则:生长前期保持土壤适度湿润,块茎和膨大期增加水量;选择早上或傍晚浇水;浇透底水。同学们认真聆听,积极记录。
实践操作,践行浇水要点
理论学习后,学生们分组来到校园种植园开展实践。依照“近、慢、透”的浇水要点——靠近土豆植株根部、缓慢控制水流速度、确保浇透水,学生们提着水桶、拿着喷壶,小心翼翼地为土豆植株补水。大家分工协作,有的负责浇水,有的仔细观察土壤湿度变化,现场气氛热烈且有序。
小组竞赛,激发劳动热情
为增添活动趣味性与竞争性,课堂设置小组竞赛环节。各小组按浇水三步法操作,在规定时间内,浇水又快又好的小组获胜。最终,第三小组凭借出色配合与规范操作荣获第一名,获得10元正德币奖励,第二名小组也收获8元正德币。
此次劳动实践课,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,不仅让学生掌握土豆浇水管理技能,更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与劳动责任感。大家表示,后续会持续开展此类实践课程,助力学生全面发展。